<
t6b2小说网 > > 以身殉道三百年后 > 第115章
    暗离听完唏嘘一声,怀里的阿九一直拱在她怀里,也不知是怕冷还是怎的?

    抬手搂了搂人,亲昵得真同血缘母子一般:“所以,书祈珒算是温恪瑜杀你的幕后黑手?你之所以入魔道,全都是拜书祈珒所赐?”

    以宋弋清当时那脆弱到不堪一击的模样,碰上温恪瑜,人只需要稍稍出手,宋弋清便死无葬身之地。

    戚明轩反身躺着,双手撑住下颌,兀自深思:“所以……,书析伝为复活你,竟然敢不顾魂飞魄散、永无轮回的后果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他真的没有轮回转世吗?”

    宋弋清含怨且嗔了戚明轩一眼:“你以为只是说说?”

    戚明轩憬然有悟,哀叹了一口气:“难怪你每年都会去巍冥山祭拜他。”

    “问时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。”

    暗离不屑拆台:“别拽情诗了,我的大情圣,你自己都还没搞明白情为何物呢。”

    戚明轩只觉得暗离是他命定的克星,他本活得潇洒恣肆,偏偏碰上了暗离。

    一言不合,两人又用眼神明里暗里的较量。

    徐子澜听来便知书析伝对宋弋清情谊深厚,可宋弋清又何尝不是?

    每每提及书析伝时,宋弋清总是如今这般面目含情,似乎在缱绻追忆他们之间的往事。

    就连那日在船上,他问及谁是她夫君时,她在自己身下,也要补上书析伝的名字。

    当真是情真意笃。

    宋弋清盯着茫茫长夜,眼眸却含情脉脉:“并非只为我,还为天下苍生。”

    书析伝的死,并非只为复活她,当真是应了叱月仙人的那一句大义。

    徐子澜翻身,学着戚明轩的样子,近身将脸凑到宋弋清跟前儿,冷月洒在如今脸上,更显人清新脱俗。

    “这与天下苍生有何干系?”

    宋弋清似乎并不想多说,仍旧似有若无的笑着,忆及乐事时,明显笑得动人些。

    徐子澜从肩头垂落的发丝,被这凉飕飕的山谷风一呼,丝丝缕缕与宋弋清的面颊擦过。

    宋弋清阖上双眼,躺了一阵儿,感受着世间此刻的安宁,虽有幼童啼哭、鸡鸣犬吠、鱼池呱呱,但此处是世间少有,能让她静下来之地。

    想独享,那便起身离去。

    戚明轩望着人徐子澜,徐子澜望着宋弋清:“别瞧了,都快成望妻石了,人不就离开一会儿吗?你这眼珠子都恨不得长人脸上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揶揄戏弄徐子澜也被戚明轩念叨得习以为常了,起先还会红着脸辩驳两句,如今听来只觉得深得他心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宋弋清竟是为长泽仙君所害,听来还真是……难以置信啊。”

    那个广为天下人称赞颂扬、以身救世的长泽仙君,居然对自己的同门师妹这般残忍。

    戚明轩此刻对宋弋清的敬仰之情难以遏制:“当年若不是长泽仙君,宋弋清会成仙吧?还有书析伝,宋弋清不是说书析伝很厉害吗?”

    往日同门三人,如今下场凄惨的还是这对痴男怨女。

    戚明轩这会儿功夫又换了个姿势,坐在地上,双手后撑,仰天长叹:“属实是可惜呀!”

    “就算因放不下红尘不能成仙,两人成为道侣,指定也会谱写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,哪儿还有现在你什么事儿?”

    戚明轩愈说愈为那个叫书析伝的前辈嗟叹。

    话糙理不糙,确实是戚明轩说的这么个道理。

    “当时妖兽恶斗之时,你们有看过宋弋清那几下吗?”戚明轩挥动了两下手,激燃起了情绪。

    “宋弋清那一招一式都英姿飒爽,剑气直冲我命门,普天之下,我还从未见有人能舞刀弄剑能到她那般地步。而且她还一个人护了我们这么多人,带我们十个毫发无损的杀出重围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怪永宁王对她心心念念这么多年,我年轻时要碰上个这样的,高低得把人放心里揣一千年。”

    不对,他现在也年轻。

    徐子澜遇上宋弋清,即便宋弋清非人,也是徐子澜赚大发了。

    凑近人身旁,阴恻恻一句:“晚上睡被窝,你就偷着乐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宋弋清仙姿玉质,就算是将世间最好的男子,也正是书祈珒挑出来,也是不能相配的。

    徐子澜深知自己占了个大便宜,人生四大喜事堆起来,也抵不上当宋弋清的夫君。

    徐子澜起身,发现轻尘不知何时也不见了,应是在宋弋清身边吧。

    他离不开宋弋清,轻尘更是离不得。

    只等人接连离开后,暗离恍然想起一事儿:“哎呀,忘记问宋弋清你的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阿九冲着暗离眨了眨眼,脸下肤嫩双目鼓鼓,瘦瘦小小的一个,跟捏得娃娃一样。

    几撮碎发各处翘,小嘴也红润,蓝青色的眼眸呆呆的,惹人爱得紧。

    戚明轩起了逗弄的心,用手勾了下阿九滑腻的脸嘟:“跟哥哥说说,几岁啦?”

    阿九先是张了张嘴,随后才惹人心急的缓慢吐声儿:“九……九百。”

    戚明轩脸色突变,手一下就收回了身后,起身离去。

    原以为是个小哑巴,未曾想人只是不会人语。

    长夜漫漫,宋弋清闲来无事,看着这无边无际,隐入月下的广袤深海,来了兴致,变出小舟。

    与青阳国都那日的船自是不能比的。

    刚如飘渺云雾上了船躺下,船上就有了一位不速之客。